烦方多读东坡这首诗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石延年之手,全文为: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这首诗乍一看有些消极,但实际上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被世俗的纷扰所包围时,即使他不想忙碌,也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忙碌之中,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健康,终日忙碌奔波,却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这句话则表达了另一种人生态度,当一个人看淡了世间的名利纷争,不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时,他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内心的宁静,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过于浮躁和功利,总是想要尽快地获得成功和财富,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富足,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石延年,他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与欧阳修、苏轼等人交往密切,石延年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意境,他的这首《寄尹师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通过描写作者在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表达了他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词中,作者面对风雨,并没有感到惊慌失措,而是从容不迫地前行,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总会遇到风雨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人生经历也非常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苏轼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
这首诗和这首词都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它们告诉我们,人生应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它们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含义 | 举例 | |
---|---|---|
世味浓 | 形容生活充满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让人感到疲惫和焦虑。 | 人们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断奔波,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追求。 |
忙自至 |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时,即使他不想忙碌,也会不由自主地陷入忙碌之中。 | 有些人总是忙于工作和社交,没有时间休息和放松,导致身心疲惫。 |
世味淡 | 形容生活清淡,没有太多的欲望和追求,让人感到轻松和自在。 | 有些人选择过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
闲自来 |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看淡了世间的名利纷争,不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时,他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内心的宁静。 | 有些人选择退休或者隐居,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苏轼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 |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也很有特色,文笔豪放,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石延年 | 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 | 石延年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意境,他的散文也很有特色,文笔流畅,思想深刻,他的书法则以行书和草书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