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前两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第三、四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读者需要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这在古诗中是比较少见的,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也让这首诗具有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却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诗,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