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陆游枕上作,岁月与家国情怀交织的诗篇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这便是陆游的《枕上作》,短短几句,却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的开篇,“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描绘出诗人独居一室,寂静清幽,难以入眠,只能听着高高的城楼上传来的更漏声,时间已过三更,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那份落寞与惆怅😟。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孤灯闪烁不定,没有火焰,洞穴中的老鼠悄然爬出;干枯的树叶发出声响,原来是邻家的犬在行走,这些细微的动静,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更衬托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和自己心境的凄凉🥀。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慨,年轻时,陆游期望自己能像孟博一样有所作为,心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到了残年,他却只想羡慕初平那样能得长生之术,这里既有对年少时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也有对岁月流逝、理想渐远的无奈😔。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他想放弃一切,驾着小船离开,去那万顷松江上看明月,这看似洒脱的想法,实则是对现实的逃避,反映出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痛苦徘徊😭。
整首《枕上作》,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以及自身心境的抒发,展现了陆游在人生暮年时,对岁月、对家国的深沉情感,既有壮志未酬的悲愤,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饱含深情、意味深长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