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名人名言

《秦晋之好》的出处

“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它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渭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春秋时期,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的秦国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受宠后的骊姬蓄意谋害太子申生,设计让申生++,晋国爆发了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动乱,秦穆公为了帮助晋国安定政局,先后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和文嬴嫁给了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重耳回国继位后,是为晋文公,秦晋两国也因此结为同盟。《渭阳》这首诗,就是晋文公的外甥秦康公为送别舅舅穆公所创作的,表达了甥舅之间的深厚感情。

《渭阳》的原文和翻译

《渭阳》全诗共两章,每章四句,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

第一章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第二章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渭阳》的解析

这首诗以回忆起当年送别舅舅时的情景开篇,用“路车乘黄”这样珍贵的礼物来表达甥舅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人又用“悠悠我思”来形容自己对舅舅的思念之情,并用“琼瑰玉佩”这样更加珍贵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章的前两句,“临其穴,惴惴其栗”,是说秦康公来到舅舅穆公的墓穴前,心情非常沉重和恐惧,因为穆公已经去世,他再也无法见到他了,后两句则是秦康公的内心独白,他向天呼喊,说上天为什么要夺走他的良人,即穆公呢?如果可以用一百个人来换回穆公,他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这两句表达了秦康公对穆公的无比敬爱和怀念之情,也反映了秦晋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最后两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是说秦康公走出城东门,看到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女子,他对她们并没有兴趣,因为他心中只有穆公,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和黑色的头巾,这是他平时穿的衣服,也是他送给穆公的礼物,他用这样简单而朴素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穆公的敬意和怀念。

《渭阳》的主题和意义

《渭阳》这首诗的主题是甥舅之情,通过描写秦康公送别舅舅穆公时的情景和心情,表达了甥舅之间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秦晋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向往。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和文化交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渭阳》这首诗以秦康公回忆送别舅舅穆公时的情景和心情为线索,通过描写他对舅舅的深情厚谊,反映了秦晋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和文化交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秦晋之好》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诗歌出处《诗经·秦风·渭阳》
创作背景秦穆公为与中原友好,向晋献公求婚,将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国爆发政治动乱,秦穆公为帮助晋国安定政局,先后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和文嬴嫁给了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重耳,重耳回国继位后,是为晋文公。
诗歌主题甥舅之情
诗歌意义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和文化交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