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四什么意思

名人名言

《杂诗七首其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解读“杂诗”意味着这首诗并非杜甫的代表作,而是他在闲暇之余所作的随笔之作,而“其四”则表明这是这组诗中的第四首。解读

  1. 首句:“独立高楼望断天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天涯的景象,这里的“独立”和“高楼”暗示了诗人孤独而高远的境界,而“望断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

  2. 次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永恒,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长河的感慨。

  3.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渴望超越眼前的局限,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里的“千里目”象征着远大的志向,而“更上一层楼”则是对这种追求的比喻。

  4. 第四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以葵花和朝露为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青青园中葵”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朝露待日晞”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5. 第五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句诗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将春天比作布满德泽的阳春,万物因之而生光辉,这里的“德泽”和“光辉”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6. 第六句:“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担心美好的时光会像秋天的叶子一样迅速凋零。

  7. 第七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诗以百川东流大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

🌟 :《杂诗七首其四》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充满了哲理和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