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该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励志金句

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名叫曹植,他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尤其擅长文学和诗歌创作,在他 10 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熟练地阅读和写作各种经典文学作品了。

有一次,曹操带着曹丕和曹植兄弟们一起去攻打袁绍的儿子袁尚,在这场战斗中,曹操率领的军队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并且占领了袁尚的都城——邺城,曹丕和曹植兄弟俩也跟着曹操一起进入了邺城。

进入邺城后,曹丕发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瓶,于是他就想要把这个花瓶据为己有,他又害怕被别人发现,于是就想了一个主意,他对曹植说:“弟弟,你看这个花瓶多么漂亮啊!我们把它带回去送给父亲吧!”曹植听了哥哥的话后,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曹丕以为弟弟同意了自己的建议,于是就拿起花瓶准备带走,他没有注意到花瓶的底座上有一个小孔,当他拿起花瓶时,花瓶里的水突然从孔里流了出来,把他的衣服都弄湿了。

曹丕非常尴尬,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个时候,曹植走了过来,他看到了哥哥的狼狈样子,于是就笑着对他说:“哥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连个花瓶都拿不稳。”曹丕听了弟弟的话后,更加生气了,他对曹植说:“你不要得意!等回到家后,我会告诉父亲的!”

曹植听了哥哥的话后,并没有害怕,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对哥哥说:“哥哥,你不用告诉父亲了,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作一首诗,证明我的才华比你高。”

说完,曹植就站在原地,开始吟诗作赋,他一边走,一边念着诗句,很快就完成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意思是:煮豆子的时候,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掉,留下豆汁来做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曹丕听了弟弟的诗后,非常羞愧,他知道自己的才华不如弟弟,于是就放弃了争夺花瓶的想法,从此以后,曹丕对曹植更加嫉妒和忌惮了。

曹植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七步之内完成了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危机,还让曹丕自惭形秽,这首诗后来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解释
七步成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和诗人
曹丕曹操次子,曹魏开国皇帝
袁尚袁绍的第三子
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花瓶非常漂亮
底座有一个小孔
从孔里流出来
衣服弄湿了
狼狈尴尬
得意骄傲
告诉让某人知道
才华表现出来的能力
吟诗作赋写诗作文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豆秸豆茎
同根生比喻同胞兄弟
相煎迫害
自惭形秽感到羞耻和惭愧
危机危险的情况
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情感对外界++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经典之作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传颂不衰流传的时间长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