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马诗其四解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的《马诗》一共有二十三首,每一首都以马为主题,或咏马之形,或叹马之才,或抒人之感,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的开篇描绘出一幅极其壮阔而又清冷的塞外风光图,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上,沙砾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般洁白,这是怎样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感受啊!“如雪”二字,不仅写出了沙的洁白,更让人感受到沙漠的冰冷与寂静,而燕山之上,一弯如钩的冷月高悬天际。“月似钩”,形象地勾勒出月亮的形状,给人一种尖锐、清冷的感觉,这两句诗,短短十个字,便将大漠的雄浑与燕山的冷峻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肃杀的氛围😱。
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由写景转为抒情,诗人发出了“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感慨。“何当”意思是“何时能够”,表达了诗人急切渴望的心情。“金络脑”是一种贵重的马具,象征着马能够得到重用,施展才华,诗人在这里借马自比,感慨自己如同这匹骏马,身怀绝技,却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只能在这清冷的大漠中虚度光阴,他渴望能够披上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自由驰骋,一展身手,这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通过短短两句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在写马,实际上是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抱负和感慨,李贺一生坎坷,仕途不顺,这首诗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渴望像骏马一样奔腾向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却被现实的枷锁所束缚,无法如愿以偿😭。
《马诗》其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李贺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领略到了李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炽热而又无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