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还全诗是什么意思
马革裹尸还全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士兵的哀悼,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含义。
我们来解释一下“马革裹尸还”这句话,这里的“马革”指的是马皮,而“裹尸”则是指用马皮包裹尸体,这句话的意思是,士兵们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尸体被用马皮包裹后运回故乡,这里的“还”字,既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我们来看全诗的意思,这首诗以“车辚辚,马萧萧”开篇,描绘了一幅战争场面,诗人通过“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这句话,表现了士兵们离别家乡的情景。“耶娘妻子”指的是士兵们的家人,他们送别亲人,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痛苦。
随后,诗人写道:“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句话揭示了战争的频繁,使得士兵们不得不频繁出征,而“点行频”则是指征兵的频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紧接着,诗人用“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这句话,描绘了士兵们从年轻到年老,一直在为国家效力,这里的“北防河”和“西营田”分别指的是北方和西方的边疆地区,说明士兵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惜付出青春和生命。
在诗的结尾,诗人写道:“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山东二百州”指的是当时中国的东部地区,而“荆杞”则是指荒芜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同情。
“马革裹尸还全诗”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士兵的哀悼,诗人以真挚的情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们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