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一整首诗的意思

当代文学

《稚子弄冰》一诗,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之手,全诗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儿童玩冰的场景,下面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他们用金盆从早晨的冰上取下冰块,这里的“晓冰”指的是清晨的冰,说明这一活动发生在清晨时分,金盆与晓冰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奢华与童趣。

“彩丝穿取当银钲”,孩子们用彩色的丝线将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钲(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来敲打,这里的“当银钲”既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的游戏方式,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敲成玉磬穿林响”,孩子们敲击冰块,发出如同玉磬般悦耳的声音,声音穿过树林,传得很远,这里的“玉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美玉制成的磬,用来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用“玉磬”来形容冰块敲击的声音,既美化了声音,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赞美。

“忽作玻璃碎地声”,随着敲击的节奏,冰块最终碎裂,发出清脆的玻璃碎裂声,这里的“玻璃”指的是冰块,诗人用“玻璃碎地声”来形容冰块碎裂的声音,既形象又生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稚子弄冰的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欢乐无忧的童年时光,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之情。🎉🌟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