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事栖碧山全诗的意思

当代文学

《问余何事栖碧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碧山的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这首诗的意思。

首句“问余何事栖碧山”,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开头,表达了自己选择隐居在碧山的原因,这里的“栖”字,意味着栖息、停留,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因为这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

“笑而不答心自闲”,诗人用“笑而不答”来形容自己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情,这里的“心自闲”,意味着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不受外界纷扰。

第三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桃花随着流水缓缓流淌,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这里的“尽日”,意味着整个白天,诗人似乎在说,他整日都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最后一句“洞在清溪何处边”,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远方,询问那幽深的洞穴究竟在清溪的哪个方向,这里的“洞”,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洞穴,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碧山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时光。

《问余何事栖碧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