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以描绘蜀地路途艰险和友人离别为主题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雄健的笔调,明快的节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蜀地风光的赞美

读书感悟

首联“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以平实的语言,点出友人将入蜀地。“见说”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和担忧。“蚕丛”是传说中蜀王的名字,这里借指蜀地,诗人用“崎岖不易行”来形容蜀道的艰险,暗示了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难。

颔联“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紧承首联,具体描绘了蜀道的奇丽景色。“山从人面起”,是说人在栈道上行走,仿佛置身于群峰之间,抬头只见一线青天,这是一种极高的视觉感受,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云傍马头生”,则是说云雾缭绕在马头旁边,仿佛伸手可及,这是一种极低的视觉感受,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两句诗通过远近高低不同的视角变化,展现了蜀道的奇险和壮观。

颈联“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则是对蜀地春日风光的描写。“芳树笼秦栈”,是说秦栈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如同笼罩在一片绿色的烟雾之中,这是一种静态的美,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春流绕蜀城”,则是说春水环绕着蜀城流淌,如同一条碧绿的丝带,这是一种动态的美,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蜀地春日风光的秀丽和迷人。

尾联“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勉励。“升沉应已定”,是说人的命运早已注定,不必为得失荣辱而烦恼,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何必问君平”,则是借用西汉严遵的典故,严遵字君平,卖卜于成都,每日得百钱则闭户垂帘读书,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像严遵一样,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自信,不必为名利所累。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蜀道奇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蜀地风光的赞美,也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豁达超脱的胸怀。

解释
《送友人入蜀》李白的一首七言律诗,以描绘蜀地路途艰险和友人离别为主题。
首联点出友人将入蜀地,用“崎岖不易行”暗示了路途的艰难。
颔联具体描绘了蜀道的奇丽景色,展现了蜀道的奇险和壮观。
颈联对蜀地春日风光的描写,展现了蜀地春日风光的秀丽和迷人。
尾联对友人的宽慰和勉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蜀道奇丽景色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和对蜀地风光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胸怀。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