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可爱与哀愁
“可爱”与“哀愁”,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在诗词中却能和谐地并存,它们就像诗词的两面,一面是天真烂漫,一面是深沉内敛,哪句诗既有“可怜”之意,又有“可爱”之态呢?让我们一起在诗词的世界里寻找答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江边夕阳西下的美景,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既写出了九月初三夜晚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如珍珠般晶莹,月亮如弯弓般悬挂在天空,多么美丽的景象啊!诗人却用“可怜”二字,表达了对这美好时光的短暂的感慨。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元好问所作,描写了海棠花蕾初绽的景象,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两句,既写出了海棠花蕾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海棠的珍惜之情,海棠花蕾深藏在枝叶间,犹如少女的芳心,娇羞而美丽,诗人告诫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芬芳,要等待时机,让桃李在春风中喧闹,而自己则要保持一份矜持和深沉。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孤雁》中的一句诗,诗中描写了一只孤独的大雁在万里云间飞翔的景象,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两句,既写出了孤雁的可怜,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孤雁的同情,孤雁在万重云中独自飞翔,失去了同伴,多么孤独和可怜啊!诗人用“谁怜”二字,表达了对孤雁的同情和关爱。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乐·画堂晨起》中的一句词,描写了清晨画堂中的美丽景象,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两句,既写出了白云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狂放不羁,诗人想象着是天仙喝醉了酒,把白云揉碎成了一片片,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啊!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这首词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表达了词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既写出了青山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词人的豁达和自信,词人认为自己和青山一样,都有着美丽和妩媚的一面,这种自信和豁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可爱和哀愁。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这句诗出自元代诗人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描写了诗人醉酒后的梦境,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两句,既写出了诗人醉酒后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梦境的痴迷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喝醉后,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与星河融为一体,这种自由和超脱,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哀愁。
这些诗词,既有“可怜”之意,又有“可爱”之态,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在诗词中,我们既能看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词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阅读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升华。
:|诗句|出处|表达的意思||--|--|--||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既写出了九月初三夜晚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既写出了海棠花蕾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海棠的珍惜之情。||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既写出了孤雁的可怜,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孤雁的同情。||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既写出了白云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狂放不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既写出了青山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词人的豁达和自信。||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既写出了诗人醉酒后的可爱,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梦境的痴迷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