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古诗大全

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云白草。胡马窥江城,胡骑犯边城。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以蝉鸣为引,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憎恶。

诗中“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这两句,通过蝉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边塞的孤寂。“八月萧关道”点明了时间,萧关道是古代边塞的重要通道,这里的“八月”意味着战事频繁,边塞生活艰难。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云白草。”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黄云白草象征着荒凉、贫瘠,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出塞复入塞”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生活的困苦。

“胡马窥江城,胡骑犯边城。”这两句揭示了战争的根源,胡马、胡骑代表着外敌的入侵,窥江城、犯边城则是对边疆安全的严重威胁,诗人用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战事,萧关是边塞的重要关隘,逢候骑意味着战事紧张,都护在燕然,燕然山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地标,这里的“都护”指的是边塞的将领,他们肩负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边疆将领的敬意。

这首诗以蝉鸣为引,描绘了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战争的憎恶,诗中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无奈、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边疆将领的敬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