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声真可爱,自是俗人心
我独知时好,山林不厌深。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张镃,张镃出身显赫,是名将张俊曾孙,他自幼聪明过人,诗文书画皆通,尤其擅长诗词,这首《禽声》,是他的一首托物言志诗,通过对禽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禽声真可爱,自是俗人心。”开篇两句,诗人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自己对禽声的喜爱之情,禽声是自然界中最纯净、最自然的声音之一,它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诗人也指出,这种美好的声音,只有那些“俗人心”才能欣赏和理解,在诗人看来,世俗之人往往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他们的心灵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我独知时好,山林不厌深。”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禽声的喜爱之情,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欣赏和理解禽声,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在山林中,诗人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静下心来聆听禽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山林中,诗人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和限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通过对禽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在诗中,禽声被赋予了一种自由、纯洁的象征意义,而世俗生活则被描绘成一种束缚和限制,这种对比,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和纯洁的可贵。
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他通过对禽声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同时也让读者对自由和纯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张镃的《禽声》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托物言志诗,它通过对禽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批判,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明了,是一首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