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全诗是什么意思

名人名言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和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意思:

  1. 中庭地白树栖鸦:这句诗描述了中秋之夜,月光洒在庭院中,地面显得格外明亮,树上的鸦鸟因为月光而栖息下来,这里的“中庭”指的是庭院的中央,“地白”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地面,“树栖鸦”则是说鸦鸟因为月光而停歇在树上。

  2.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露水,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这里的“冷露”指的是秋天的露水,“无声”表示露水落下时没有声音,“湿桂花”则是指露水打湿了桂花,桂花因此显得更加清新。

  3. 今夜月明人尽望:这句诗表达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人们纷纷仰望天空,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这里的“今夜”指的是今晚,“月明”形容月亮明亮,“人尽望”则是说所有人都抬头望月。

  4. 不知秋思落谁家: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感慨,诗人在欣赏月色的时候,不禁想起了秋天的思念,但他并不知道这份思念会落在哪个家庭,这里的“秋思”指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落谁家”则是诗人对这份思念归属的疑问。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色,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