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这首诗的铺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牧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全诗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在这首诗中,“铺”字的出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铺”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铺”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铺展”、“遍布”的意思,诗中的“草铺横野六七里”,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绿草如茵,遍布着六七里的距离,这里的“铺”字,将草地的广袤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铺”字还隐含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诗人在描绘这一景象时,用“铺”字来形容草地,仿佛在告诉我们,这片草地就像一张柔软的床铺,等待着牧童们的归来,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再来看“笛弄晚风三四声”,这里的“铺”字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但通过对“笛”和“晚风”的描绘,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牧童吹奏的笛声在晚风中飘荡,与四周的景色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牧童的生活状态,在饱餐一顿后,牧童无需脱去蓑衣,就可以在月光下安然入睡,这里的“铺”字虽然没有出现,但通过对牧童生活的描写,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他们那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传达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氛围,它让我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得以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