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的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月夜忆舍弟的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我将为您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含义。

🌕🌙 夜晚,月亮高悬,月光如水,洒满大地,在这样的月夜中,诗人杜甫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弟弟。👨‍👦

诗的原文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第一句“戍鼓断人行”,描绘了边塞的景象,戍楼上的鼓声断绝了人们的行走,这里的“戍鼓”象征着战争和边塞的孤寂。

🦢 第二句“边秋一雁声”,一只孤雁在秋天的边塞上空悲鸣,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

🌞 第三句“露从今夜白”,露水从今夜开始变得清澈透明,诗人以此暗示时间的流逝。

🏠 第四句“月是故乡明”,月亮在故乡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月亮成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象征。

👨‍👦 第五句“有弟皆分散”,诗人提到自己的弟弟们都已离散,暗示了家人之间的分离。

👻 第六句“无家问死生”,诗人在异乡,无法得知家人的生死,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 第七句“寄书长不达”,诗人寄出的书信常常无法送达,表达了与家人沟通的困难。

🔫 第八句“况乃未休兵”,战事未息,使得与家人的团聚更加遥不可及。

这首《月夜忆舍弟》的诗,通过月夜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和离散的忧虑,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