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的诗题之意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岑参,他的诗作以雄浑豪放、奇峭瑰丽著称,有一首诗名为《逢入京使》,诗题中的“逢入京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逢入京使”中的“逢”字,在这里表示遇到的意思,而“入京使”则是指前往京城长安的使者。“逢入京使”的意思就是:在路上遇到前往京城长安的使者。
这首诗是岑参在天宝八年(749 年)或天宝十三年(754 年),二次出塞,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时所作,当时,岑参远离家乡,前往遥远的西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而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前往京城长安的使者,这位使者的到来,让岑参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在这首诗中,岑参通过描写自己与入京使的相遇,以及自己无法传递家书的无奈,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他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逢入京使”的诗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岑参的思乡之情,也让我们对唐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含义 | |
---|---|
逢入京使 | 遇到前往京城长安的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