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2首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有两首诗尤其脍炙人口,广为传颂,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和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著名的两首诗。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国破山河在的悲壮景象,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接下来的“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荒废的城市,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最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战争的憎恶。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月亮永恒存在的向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下半部分,诗人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又担忧远离人间的孤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两首诗各有特色,但都蕴含了诗人对家国、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它们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至今仍为人们传颂不衰。🎉📜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