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的恃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己亥杂诗》中的“恃”字释义探析

在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一句“我行其野,恃彼三杯。”这句诗中的“恃”字,不仅承载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古汉语字义的好奇。“恃”字在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 “恃”字的起源与演变“恃”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字形由“人”和“寺”组成。“人”代表人物,“寺”则是一个象形字,意为“处所”或“居住地”,在古代,人们常在居住地设立祭坛,以祈求神灵的庇佑。“恃”字的本义可以理解为依靠、依赖。

🌟 “恃”字在《己亥杂诗》中的含义回到《己亥杂诗》中的这句“我行其野,恃彼三杯。”,这里的“恃”字并非仅仅是依靠或依赖的意思,而是带有一种自嘲和无奈的情感色彩,诗人龚自珍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感叹自己如同行走在荒野之中,只能依靠那三杯酒来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

在这句诗中,“恃”字可以理解为“依赖”与“寄托”的结合,诗人依靠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这里的“恃”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恃”字的现代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恃”字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含义,但用法更为广泛,它可以表示依靠、依赖,也可以表示凭借、依仗。“恃才傲物”中的“恃”,就是指依靠自己的才华而傲慢无礼。

“恃”字在《己亥杂诗》中的含义,既体现了古汉语字义的丰富性,也展现了诗人龚自珍深邃的情感世界,通过探究“恃”字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会运用古汉语字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