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最后两首诗的意思解释

读书感悟

闻雁,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豪情壮志的诗歌最为人称道,我们就来解读闻雁最后两首诗的深层含义。

📜《闻雁》

第一首诗如下:

闻雁飞过夜半时,月照孤灯思故乡。万里关山如梦绕,何时归去共欢歌。

🌟解释:

此诗以“闻雁”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雁声时,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闻雁飞过夜半时”点明了时间背景,雁声在夜半时分显得格外清晰。“月照孤灯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因月光映照下的孤灯而引发的思乡之情,雁声和月光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万里关山如梦绕”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关山连绵,如梦似幻,这里的“如梦绕”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艰辛。“何时归去共欢歌”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希望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

📜《闻雁二首》

第二首诗如下:

雁声夜半断人肠,月照空庭思故乡。关山万里如梦绕,归去何时共欢歌。

🌟解释:

这首诗与第一首诗在内容上相似,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雁声夜半断人肠”直接点明了雁声对诗人情感的冲击,使人心碎。“月照空庭思故乡”再次强调了月光下的思乡之情,这里的“空庭”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情。

“关山万里如梦绕”与第一首诗相同,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归去何时共欢歌”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希望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

闻雁最后两首诗以雁声、月光、关山等意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这两首诗既展现了诗人豪放、奔放的诗风,又流露出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通过解读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