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江城子是什么意思

读书感悟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悲凉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首诗的内涵与意境。

🌟 诗的背景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这期间,他梦见已故的弟弟苏辙,醒来后便写下了这首《江城子》。

🌟 诗的意境

全诗共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梦,下阕写醒,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鲜明对比。

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诗人首先回忆起与弟弟苏辙的生死离别已有十年之久,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那份思念之情却始终难以忘怀,诗人描绘了弟弟的孤坟,表达了自己无法与弟弟共度时光的无奈与凄凉。

下阕:“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深切怀念,即使相逢也难以相认,因为岁月已经改变了彼此的面容,在梦中,诗人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弟弟正在窗前梳妆,这一幕让人倍感温馨。

🌟 诗的意义

《江城子》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反映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哲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江城子》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苏轼诗中的佳作,它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短暂,亲情可贵,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