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夜书所见中挑的含义

古诗大全

在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挑”字别有一番韵味😃。

对于“挑”字的理解,常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挑弄、引动”的意思🧐,诗中描绘了孩子们在夜晚挑弄着蟋蟀,想要捕捉它的情景,孩子们在夜深人静时,拿着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轻轻地拨动草丛,试图引出藏在其中的促织,这个“挑”字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对捕捉蟋蟀的浓厚兴趣,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一个个专注的小身影在黑暗中忙碌的画面🎈。

另一种解释是“用细长的东西拨”🤔,孩子们或许是用一根细细的树枝或草茎,小心翼翼地去挑动蟋蟀,希望能把它捉住,这种解释同样能体现出孩子们在夜晚的童趣活动,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

无论是哪种解释,“挑”字都在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儿童的行为动作,更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在异乡看到这一幕时内心的触动,那远处篱落旁的一灯明,与孩子们挑促织的场景相互映衬,让诗人在秋夜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挑”字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情韵,成为了这首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