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古诗大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即如此,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到景物中,通过景物予以外化,泉眼是细小的,作者就用“惜”字形容它,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树阴照水,本来是平常的自然现象,作者却用一个“爱”字,赋予它人的情感,至于小荷与蜻蜓,也使这两个本来是在水中活动的事物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全诗洋溢着活泼的意趣。

诗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千古名句,既通俗又细腻,既清新又活泼。“小荷才露尖尖角”,刚刚出水的荷叶,还在水面上颤动着,那小荷的尖角上还停着一只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诗的前两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的是小池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的树阴,以“爱”字形容树阴,仿佛这是树阴特别喜爱映照在水面上的粼粼波光,这样,就使得本无生命的景物化为有情之物,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也似乎是因为绿树对它的喜爱,所以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诗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是写小池中的景物。“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尖尖角”指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这首诗的后两句,常常被用来形容新人,因为他们就像那刚露头的嫩荷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的生活。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