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杂诗的意思是啥啊怎么读

当代文学

乙亥杂诗,是中国古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创作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即乙亥年,这组诗共有五首,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乙亥杂诗的意思是啥啊?怎么读?】

我们来了解一下“乙亥杂诗”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古代,干支纪年法中,“乙亥”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年份,即1840年,而“杂诗”则表明这是一组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诗作。

乙亥杂诗”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1. 社会批判:龚自珍在这组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和当时的社会现象,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官僚++、民生疾苦等。

  2. 个人感慨: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3. 理想追求:龚自珍在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通过变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至于“乙亥杂诗”的朗读,可以按照以下方式:

  • 乙亥:yǐ hài
  • 杂诗:zá shī

整体朗读时,可以按照以下节奏:

乙亥(停顿)杂诗(停顿)

以下是一首乙亥杂诗的节选,供您参考:

【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朗读】hào dàng lí chóu bái rì xiá,yín biān dōng zhǐ jí tiān yá。luò hóng bù shì wú qíng wù,huà zuò chūn ní gèng hù hu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乙亥杂诗”是一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丰富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