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最后二句诗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有许多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深远的意境,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稚子弄冰》一诗,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孩童冬日玩冰的生动场景,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稚子弄冰》全诗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最后两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描绘了稚子玩冰时的一个瞬间,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孩童敲击冰块的声音与玉磬、玻璃的声响相类比,形象地表现了声音的清脆与变化。
“敲成玉磬穿林响”,这里的“玉磬”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其声音清脆悦耳,诗人用“玉磬”来形容稚子敲击冰块的声音,既凸显了声音的清脆,又增添了诗意的美感,而“穿林响”则描绘了声音在林间传播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紧接着,“忽作玻璃碎地声”,这里的“玻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美玉,其质地坚硬而透明,诗人用“玻璃”来形容冰块碎裂的声音,既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清脆,又暗示了冰块的脆弱,而“碎地声”则生动地表现了冰块碎裂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可以听到那“砰”的一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稚子玩冰的场景,更通过声音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童真、自然之美的赞美,稚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的欢声笑语,以及与自然互动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童年的纯真。
《稚子弄冰》的最后两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稚子玩冰时的声音,既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又传递了对自然与童真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