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最后那首诗是什么意思
《满江红》是宋代著名词人岳飞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激昂的情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敌人的坚决抵抗。《满江红》最后那首诗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
📜《满江红》原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解读最后那首诗:
最后那首诗实际上是对前面词句的进一步强调和升华,这里我们可以逐句解读: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两句表达了岳飞对靖康之耻的痛恨和对国家不幸的深深忧虑,靖康之耻是指金兵攻破北宋首都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的事件,岳飞在此表达了对这一历史悲剧的愤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诗描绘了岳飞率领军队勇往直前的壮志,他希望能够驾驶长车穿越贺兰山,打破敌人的防线,收复失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岳飞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誓死抗击敌人的决心,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要以敌人的血肉为食,以敌人的鲜血解渴。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最后这句诗是岳飞对未来的展望,他坚信自己能够带领军队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最终回到首都,向皇帝献上胜利的捷报。
《满江红》最后那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更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呼唤,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