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腰中雄剑长三尺全诗,领略豪迈侠义之情
“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这句诗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入人们的心田,引出一段充满豪情与思索的篇章,它出自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代征妇怨》,全诗如下:“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长短艳歌君自解,浅深情緒妾先知,芙蓉露冷愁长夜,杨柳风多叹别离,愿托邻乌双翼短,九霄飞去报红旗。”
诗的开篇“寒窗羞见影相随,嫁得五陵轻薄儿”,便勾勒出一位独守寒窗的女子形象,她的丈夫是五陵年少,那是富贵子弟聚居之地,想来这男子也是年少轻狂、轻薄不羁,女子每日对着寒窗,形单影只,自己的影子都仿佛在嘲笑她的孤单,而她的这份羞涩与无奈,皆因嫁了这样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丈夫。
“长短艳歌君自解,浅深情緒妾先知。”进一步描绘了夫妻之间情感的错位,丈夫擅长唱那些艳丽的歌曲,对男女之情或许颇为精通,可他却不懂得妻子内心深处的深情厚意,妻子对丈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蕴含的情感都了如指掌,然而丈夫却浑然不知,这种情感上的落差,让女子心中满是哀怨。
“芙蓉露冷愁长夜,杨柳风多叹别离。”则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女子的愁绪,芙蓉花上凝结着清冷的露珠,长夜漫漫,女子独自一人忧愁难眠,杨柳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她的离别之苦而叹息,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痛苦。
而“愿托邻乌双翼短,九霄飞去报红旗”,则表达了女子的强烈愿望,她希望能借助邻家乌鸦的翅膀,哪怕翅膀短小,也要飞到九霄之上,为前方征战的丈夫传递胜利的红旗,这一愿望展现了女子对丈夫深深的牵挂与担忧,同时也体现出她的勇敢与坚韧,她虽然身处闺中,却心系远方的丈夫,渴望他能平安归来,渴望战争能够早日结束。
回到“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这句诗,仿佛是女子对丈夫的质问,丈夫腰中佩着三尺长剑,本应仗剑天涯,保家卫国,可他却如此轻薄,辜负了家中严父慈母的期望,也辜负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三尺长剑,本可成为他建功立业的利器,却在他手中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征妇的哀怨与思念,从她对丈夫轻薄行为的不满,到对夫妻情感错位的无奈,再到对丈夫的牵挂以及对战争的期盼,层层递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中也蕴含着对征人行为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施肩吾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却又满是哀愁的画卷🎨,让后人得以窥探唐代社会中那些被战火与离别所困扰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当今和平的时代,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铭记历史,不让那样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