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全诗什么意思
靖康耻犹未雪全诗的深刻内涵
靖康耻,犹未雪,此句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诗是岳飞在抗金战争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解读这句诗的含义。
“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之变,这是北宋末年的一次重大国耻,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以及大量皇室成员和官员,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岳飞在这里用“靖康耻”来指代这段屈辱的历史。
“犹未雪”中的“雪”字,在这里有“洗雪”之意,即消除、报复的意思,岳飞在这里表达的是,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尚未得到洗雪,意味着国家的屈辱和人民的痛苦依然存在。
整句“靖康耻犹未雪”蕴含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他不仅是对靖康之变的记忆,更是对当时北宋朝廷++无能、无力抵抗外敌的愤怒,岳飞以诗言志,表达了他誓要洗雪国耻、恢复河山的坚定决心。
我们再来看全诗的其他部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飞在战乱中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诗中的“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岳飞内心的愤怒和激昂,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则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靖康耻犹未雪”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侵略者的愤慨,这句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呼唤,激励着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