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庙生民诗的涂改之谜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生民》一诗,被认为是周人史诗的第一篇,全诗共八章,其内容主要为歌颂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造福人类的事迹,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生民》一诗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其中存在着涂改的痕迹,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生民》诗的原文与今传本的差异
《诗经》在流传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整理和编订,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诗经》版本,主要有《毛诗》、《鲁诗》、《齐诗》等,这些版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生民》一诗的内容。
以《毛诗》为例,其《生民》一诗的第一章为:“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而在今传本的《诗经》中,这一章的内容则为:“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上看,今传本的《生民》一诗比《毛诗》本多出了许多内容,如“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等。
对《生民》诗的今传本的争议
对于今传本的《生民》诗,一些学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些内容与《毛诗》本相比,过于繁琐,且存在着许多重复和矛盾之处。“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一句,就被认为是多余的,因为它与后面的“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等内容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今传本的《生民》诗可能是在战国时期或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它是对《毛诗》本的改编或补充,他们认为,这些内容可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需要而加入的,与《诗经》的原始面貌不符。
《生民》诗的今传本的价值
对于今传本的《生民》诗,也有一些学者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些内容虽然与《毛诗》本有所不同,但它们也反映了《诗经》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内容还为我们研究《诗经》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对于《生民》诗的今传本,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诗经》的原始面貌和历史价值,同时也应该关注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生民》诗的今传本|主要为歌颂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造福人类的事迹||今传本的《生民》诗与《毛诗》本的差异|多出了许多内容,如“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等||对《生民》诗的今传本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内容与《毛诗》本相比,过于繁琐,且存在着许多重复和矛盾之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今传本的《生民》诗可能是在战国时期或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它是对《毛诗》本的改编或补充||《生民》诗的今传本的价值|这些内容虽然与《毛诗》本有所不同,但它们也反映了《诗经》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内容还为我们研究《诗经》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