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七律·长征》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展现的英勇精神和革命意志,以下是这首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坚韧不拔的意志: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畏态度,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坚定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了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英勇奋斗的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形象地展现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翻越五岭、乌蒙山的壮举,这里的“细浪”和“泥丸”虽然形象微小,却寓意着红军战士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英勇和坚韧。
🌟团结互助的力量:“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表达了红军在长征中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岷山千里雪的景象,既描绘了长征途中的严寒环境,也象征着红军战士们在团结一心、互相支持中战胜寒冷、克服困难。
🌟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句诗,彰显了红军战士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他们愿意为革命理想献出一切,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勇敢前行。
🌟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句,是对长征途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律·长征》这首诗通过描绘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展现的英勇精神、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长征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