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后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名人名言

乾隆最后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乾隆,这位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一生勤政爱民,文治武功,被誉为“十全老人”,他的诗歌创作更是丰富,流传至今的佳作无数,乾隆最后一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最后一首诗的神秘面纱。

乾隆的最后一首诗名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全文如下:

破山寺后禅院静,钟声晚暮起苍茫。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以破山寺后的禅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下面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含义:

“破山寺后禅院静”,这里的“破山寺”指的是破山寺,而“禅院”则是指禅宗的修行之地,诗中的“静”字,表达了禅院环境的宁静与祥和,也暗示了乾隆内心的宁静。

“钟声晚暮起苍茫”,这里的“钟声”象征着禅宗的修行,而“晚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中的“起苍茫”描绘了钟声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格外悠远,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

“万籁此俱寂”,这里的“万籁”指的是世间万物发出的声音,而“俱寂”则表示在这宁静的禅院中,一切声音都消失了,诗中的这一句,表达了乾隆在禅院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但余钟磬音”,这里的“余”字,表示除了钟声之外,别无其他声音,诗中的“钟磬音”代表了禅宗的修行,也象征着乾隆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乾隆的最后一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热爱,以及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乾隆在晚年时,对于人生、信仰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成为了乾隆诗歌中的佳作,流传至今,令人赞叹不已。🎨🎶🌿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