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松这首诗的意思

励志金句

《涧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涧底松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涧底松的生长环境和形态。“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这里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涧底松的高大和粗壮,以及它生长的环境的恶劣。“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这两句是说,由于涧深路险,人迹罕至,所以即使这些松长得再高大粗壮,也没有人来采伐它们,它们只能在深山中默默地生长,直到老死。

诗的后四句转而写那些生长在高高山上的松树,“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涧底松和山上松的不同命运,山上松因为生长在高高山上,所以很容易被人发现,被采伐后用来做栋梁之材,而涧底松则因为生长在深涧之中,所以被埋没了。“维剪伐,斧斯遗。”这两句是说,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只知道对涧底松进行砍伐,却不知道对它们进行保护和培育。

最后两句“瑟瑟谷中风,萧萧山上松。”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的同情和惋惜,它们就像那山谷中的风声,萧萧作响,却无人倾听;又像那山上的松树,虽然高大挺拔,却无人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涧底松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白居易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他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由于当时的政治黑暗,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他只能像涧底松一样,被埋没在深山中。

白居易的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政治讽刺诗,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人才浪费现象,反映了广大知识分子被压抑、被埋没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和++。

《涧松》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意义的诗,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社会的关注,它也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