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这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

当代文学

《出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全诗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以“出塞”为题,描绘了古代边塞战争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里的“秦时明月”指的是古代秦朝时期的明月,而“汉时关”则是指汉朝时期的边关,这样的开头,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也营造出了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氛围。

“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边塞将士们远离家乡,长期在边疆作战的艰辛,这里的“万里长征”指的是边塞将士们长途跋涉的征途,而“人未还”则透露出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回到故乡的悲凉。

诗的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勇猛善战,威震边疆,这里的“但使”是一种假设,诗人希望如果李广这样的英雄还在,那么边疆的安宁就有保障。

最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诗人对和平的期盼,这里的“胡马”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阴山”则是古代北方的一个重要山脉,诗人希望,只要有像李广这样的英雄存在,就能阻止敌军越过阴山,从而保卫边疆的和平。

《出塞》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崇敬,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既展现了古代边塞的雄浑景象,又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深切关怀。🌙🏯🗡️🏃‍♂️🌲🌿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