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第二句诗的意思
《稚子弄冰》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冬日景象。“稚子弄冰”是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小孩子在冬日玩耍的场景,而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则是诗中的精华所在,下面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这句诗的意思。
“彩丝穿取当银钲”这句话中,“彩丝”指的是五彩斑斓的丝线,这里可以理解为小孩子用彩线穿在冰块上,而“当银钲”则是指将冰块当作银钲(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来敲打,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子用彩线将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钲来玩耍。
这里的“当银钲”寓意深刻,它展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性格,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玩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欢乐,这句话也反映了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用简单的物品创造出美好的回忆。
在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冰块与银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童真童趣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与快乐。
“彩丝穿取当银钲”这句诗描绘了小孩子在冬日玩耍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童真童趣的赞美,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了《稚子弄冰》这首诗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