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唐韩翃的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寒食唐韩翃的诗,是一首描绘寒食节风俗的著名诗作,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清明节前一天,大约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祖、扫墓、踏青等活动,以纪念祖先,享受春天的美好。

韩翃的这首诗,名为《寒食》,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

春天,整个长安城到处都是飞舞的花朵,寒食节这天,东风吹拂,柳树倾斜,日暮时分,汉宫中传来了点蜡烛的声音,轻烟袅袅,飘散到了五侯家中。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寒食节的热闹氛围,诗人通过对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汉宫传烛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的热闹与欢乐,诗中还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描绘了春天长安城的美丽景色,花朵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寒食节当天的自然景象,东风吹拂,柳树倾斜,给人以轻盈、愉悦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里的轻松、愉快心情。

“日暮汉宫传蜡烛”,表现了寒食节的传统习俗,点蜡烛、祭祖,是人们对祖先的敬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轻烟散入五侯家”,揭示了寒食节的社会意义,五侯家,指的是当时的社会上层,轻烟散入五侯家,意味着寒食节的习俗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日。

韩翃的《寒食》一诗,通过对寒食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这个节日的热闹、欢乐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寒食诗之冠”。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