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登飞来峰前两句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豪情的佳作,诗的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短短十四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含义。
“飞来山上千寻塔”,诗人开篇便点明地点是在飞来峰上,并且着重描绘了山上那座高耸入云的塔。“千寻”一词,极言塔之高,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约等于八尺,千寻塔,那便是高达数千尺的塔,如此巍峨挺拔,矗立在飞来峰巅,给人一种雄伟壮观之感,这座塔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枢纽,它直插云霄,似乎要冲破苍穹,站在塔下仰望,人会不禁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也会被这座塔的气势所震撼,它像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稳稳地屹立不倒,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与发展。
“闻说鸡鸣见日升”,紧承上句,诗人听闻在这座千寻塔上,鸡鸣时分便可看到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鸡鸣,是清晨的信号,当第一声鸡鸣划破寂静的夜空,黑暗逐渐退去,曙光初现,而在千寻塔的顶端,能最先领略到那喷薄而出的朝阳,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启,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将随之而来,日升,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它驱散了黑暗,带来了温暖与力量,在千寻塔上目睹这一景象,诗人的内心想必也被深深触动,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以及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飞来峰和千寻塔的简单描写,更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借登塔所见之景,暗示自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拥有高远的志向和广阔的视野,才能洞察世间的真相,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迷惑,就如同这座千寻塔,只有站在它的顶端,才能最早迎接光明,俯瞰大地的壮丽,这种境界,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高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它激励着人们要勇于攀登高峰,不断超越自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能够怀揣着希望与勇气,向着光明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