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书愤最后两句诗,千载悲愤,尽付笔端

读书感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书愤》中的最后两句诗,短短十四字,却蕴含着诗人无尽的悲愤与感慨😔。

诗中的“出师一表”指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五次北伐中原,这份耿耿忠心和坚定信念,在《出师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陆游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不仅仅是因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更是因为诸葛亮那份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但却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看到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心中充满了愤懑,在这样的心境下,他想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不禁感慨万千。

“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百年来,有谁能像诸葛亮那样与他相提并论呢?这既是对诸葛亮的高度赞扬,也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期许,陆游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然而现实却让他屡屡受挫😖。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诸葛亮,实际上是陆游在借古讽今,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他对南宋朝廷的++无能感到痛心疾首,对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感到无奈😒,他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振作起来,像诸葛亮那样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但他也深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很难实现。

陆游的这首《书愤》,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之情,而诗的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份精神穿越千年,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