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村晚前两句诗,领略乡村暮色之美

读书感悟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这是南宋诗人雷震《村晚》中的前两句诗,短短十个字,却如同一幅细腻而生动的乡村暮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展现出了乡村独特的韵味与宁静之美。

“草满池塘水满陂”,描绘的是一幅水草丰茂、池水盈盈的景象,池塘边,绿草如茵,肆意生长,几乎将整个池塘都覆盖了,那嫩绿的、柔软的草,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微风拂过,草浪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而池塘里的水也涨得满满的,快要溢出来了,与岸边的草地相接,清澈的水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一切,水中或许还游动着几尾小鱼,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给这平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这里的“满”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了水草和池水的丰盈状态,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的慷慨馈赠。

紧随着第一句的描绘,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更是将乡村傍晚的景色推向了++,远处的山峦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轻轻地衔住了即将落下的太阳,那圆圆的落日,红彤彤的,仿佛是被山峦温柔地含在嘴里,给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太阳的余晖洒在山间,使得山峦也变得红彤彤的,与天边的晚霞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而太阳的倒影则静静地浸在寒冷的水波之中,随着水波的荡漾,光影交错,形成了一圈圈美丽的涟漪。“浸”字将落日与寒漪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能看到那落日的余晖在水中缓缓扩散、交融的美妙景象,寒漪,寒冷的水波,在落日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的凉意,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悠远的氛围,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山的沉稳、落日的热烈、水波的灵动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暮色图。

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对乡村景色的简单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在诗人眼中,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了生机与诗意,那满塘的水草、盈盈的池水,是乡村生命的源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而那衔着落日的山峦、浸在寒漪中的倒影,则是乡村岁月的见证者,记录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这份情感融入到了每一个字、每一幅画面之中,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乡村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诵读这两句诗时,仿佛能置身于那个宁静的乡村傍晚,耳边是微风拂过草地的沙沙声,是水波荡漾的潺潺声,眼前是绿草如茵的池塘、红彤彤的山峦和浸在水中的落日,这两句诗,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乡村生活向往的大门,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暮色那独特的美与宁静,它们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乡村生活中最动人的瞬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流传千古,让后人不断品味和欣赏。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