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7步成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曹植的7步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对曹植才情的一种极致赞誉,这句话的意思并不直接指曹植真的能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而是形容他诗歌创作的速度之快,才思之敏捷。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操之子,他自幼聪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歌创作,7步成诗”的故事,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曹植在一次宴会上,与兄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比赛,比赛规则是:从宴会厅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途中必须完成一首诗,曹植在短短七步之内,便吟出了千古绝唱《洛神赋》中的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此诗意境深远,形象生动,令在座宾客无不叹为观止。

“7步成诗”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七步,而是形容曹植创作诗歌的速度之快,这个故事体现了曹植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敏捷的思维,在当时,人们常用“七步成诗”来形容某人诗歌创作能力极强,才思敏捷。

曹植的诗歌创作并非仅限于“7步成诗”这一传说,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洛神赋》,也有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白马篇》,曹植的诗歌,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又有细腻婉约的柔情,充分展现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学才华。

“曹植的7步成诗”这一成语,不仅是对曹植诗歌创作速度的赞誉,更是对他卓越才华的一种肯定,它激励着后世无数文学爱好者,追求卓越,勇攀文学高峰。📚✨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