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这首诗什么意思
《春种一粒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全诗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诗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农业生产的过程,春天播种一粒粟,到了秋天就能收获成千上万颗粮食,这里用“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也暗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四海无闲田”这句话,说明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资源,四海指的是全国范围,无闲田则意味着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没有一块土地被闲置,这反映了唐代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土地资源的丰富。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的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尽管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丰收,但农民却依然饿死,这句话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命运,他们虽然辛勤劳作,但所获得的回报却微乎其微,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春种一粒粟》这首诗通过对比春播秋收的景象和农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公的批判,它既是对农业生产规律的概括,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