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含义与特点

读书感悟

绝句是一种古典诗歌体裁,通常指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的四句诗,它起源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绝句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表现力,能够以小见大,寓情于景,意蕴深远。

绝句的题目通常是诗歌的第一句或前两句,有些题目也会直接点明诗歌的主题或情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等。

绝句的分类

  1. 古绝:古绝是指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句,它们不受格律的限制,形式比较自由,如《西洲曲》《敕勒歌》等。
  2. 律绝:律绝是指在唐代以后按照格律创作的绝句,它们有一定的平仄押韵规则,形式比较规范,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二》等。

绝句的特点

  1. 语言简洁:绝句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避免啰嗦重复,它通常用最精炼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和诗人的开阔胸怀。
  2. 意境深远:绝句的意境要求深远优美,避免浅白直白,它通常用最生动的形象表现最深刻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美感和共鸣,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只用了十个字,就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3. 情感真挚:绝句的情感要求真挚自然,避免虚伪矫情,它通常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最朴素的愿望,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动和温暖,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只用了四句话,就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绝句的艺术手法

  1. 对比:对比是指把两种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或情境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反差,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强度,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用黄河的奔腾和孤城的荒凉形成对比,表现了戍守者的孤独和哀怨。
  2. 拟人:拟人是指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情感或思维,从而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用鸟飞云去来衬托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用相看不厌来表达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和敬仰。
  3. 象征: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来暗示或代表某种抽象的意义或情感,从而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广度,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用江碧山青来象征春光的美好和诗人的思乡之情,用鸟白花燃来象征生命的活力和诗人的希望。

绝句的影响

  1.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绝句作为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品文等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也为现代的新诗、民谣、歌词等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2.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绝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

绝句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古典诗歌体裁,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深远优美的意境,真挚自然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美感和共鸣,它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多读多欣赏,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类型 | 古绝 | 律绝 ||--|--|--|| 直接点明诗歌的主题或情感 | 通常是诗歌的第一句或前两句 || 形式 | 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限制 | 比较规范,有一定的平仄押韵规则 || 语言 | 简洁明了,避免啰嗦重复 | 生动形象,避免浅白直白 || 意境 | 深远优美,避免浅白直白 | 情感真挚,避免虚伪矫情 || 情感 | 真挚自然,避免虚伪矫情 | 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动和温暖 || 艺术手法 | 对比、拟人、象征等 | 对比、拟人、象征等 || 影响 | 对后世诗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对后世诗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