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名人名言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全诗通过对明媚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和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诗句解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和“鸣”“上”两个动词相互映衬,又与第三句写的“千秋雪”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画卷。

诗的下联由对仗句构成,“窗含西岭千秋雪”写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绝句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全诗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充分表现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诗歌艺术特色

色彩明丽: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和“鸣”“上”两个动词相互映衬,使得诗歌画面色彩鲜明,生动活泼。

意境开阔:诗中一句一景,四幅图景看似相互独立,却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诗人的内在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对仗工整:全诗对仗工整,如“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窗含”对“门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不仅使诗歌具有韵律美,更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

用词精准:诗人通过“鸣”“上”“含”“泊”等动词的运用,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诗歌情感表达

全诗描绘了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也透露出漂泊不定的伤感,这首诗极富诗情画意,语言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杜甫晚年对诗歌声律的把握已达圆通之境。

《绝句》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通过对明媚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和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

诗句含义色彩意象意境情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直冲向蔚蓝的天空。黄、翠、白、青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彩鲜明、生动活泼愉悦、轻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白、青西岭积雪、东吴船只开阔、寂寥漂泊、伤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绝句》这首诗的意思,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