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诗里有糟糠之妻的意思

当代文学

哪首诗里有糟糠之妻的意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词汇,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糟糠之妻”这个词语,就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一首著名诗作,究竟哪首诗里有糟糠之妻的意思呢?

🌟《诗经·周南·桃夭》

这首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被誉为“中国诗歌之祖”,诗中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里的“之子于归”,指的是女子出嫁,而“宜其室家”,则表示女子出嫁后,要适应家庭生活,相夫教子。

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一段注释:“宜其室家,言宜家室之道,故以糟糠之妻喻之。”这里的“糟糠之妻”,就是指那些在艰难困苦中陪伴丈夫共度难关的妻子,这个词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忠诚、善良、坚韧不拔的女子。

🌟《诗经·周南·关雎》

除了《桃夭》之外,《诗经》中的另一首诗《关雎》也提到了“糟糠之妻”,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女子思念丈夫的诗,其中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里的“窈窕淑女”,指的是那位思念丈夫的女子。

在诗的注释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寤寐求之,言其思夫之切也,糟糠之妻,言其贫贱而能共患难也。”这里的“糟糠之妻”,同样是指那些在丈夫贫困时依然陪伴左右的妻子。

从《诗经》中的这两首诗可以看出,“糟糠之妻”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在丈夫贫困时依然陪伴左右、共度难关的女子,这些女子忠诚、善良、坚韧不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