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刘墉作的罗锅诗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乾隆为刘墉作的罗锅诗,是一首充满趣味和哲理的七言绝句,其全文如下:

🌸罗锅何曾怕凤毛,刘公一语解千愁。🍀曲身自有曲中意,笑谈之间见真愁。

这首诗的背景是这样的:刘墉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著名文人,因其身材矮小,被称为“罗锅”,乾隆皇帝深知刘墉的才华,一日,乾隆皇帝在御花园中偶遇刘墉,见其罗锅之姿,便即兴为之赋诗。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意思。

第一句“罗锅何曾怕凤毛”,这里的“罗锅”指的是刘墉,而“凤毛”则比喻高贵的人或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墉这样的罗锅之人,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而感到自卑,他并不害怕那些高贵的人或事物。

第二句“刘公一语解千愁”,这里的“刘公”同样指的是刘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墉的一句言语就能解开人们的千般愁绪,显示出他高超的智慧和化解烦恼的能力。

第三句“曲身自有曲中意”,这里的“曲身”指的是刘墉的罗锅之态,而“曲中意”则是指其中蕴含的深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墉虽然身材矮小,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最后一句“笑谈之间见真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刘墉的轻松谈笑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真实的愁绪,这里的“真愁”并非指悲伤,而是指他对人生、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乾隆为刘墉作的这首罗锅诗,既是对刘墉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他人格的肯定,诗中蕴含的哲理,提醒我们不要以外貌取人,要看到每个人内心的丰富和智慧。🌟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