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的内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内,读作 nè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内里,后逐渐分化为“内”“入”“纳”三词,在典籍中可以看到“内”兼表受纳和交纳两方面意义,读作 nà,后来写作“纳”。
《说文解字》:“内,入也,自外而入也。”
段玉裁注:“入自外而中也。”
这是“内”的本义,即从外面进入内里,孟子·公孙丑下》:“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这里的“内”表示进入。
“内”字还可以表示里面、内部,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这里的“内”指的是屋子的里面。
“内”字也可以表示内心、内在,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的“内”指的是内心。
“内”字还可以表示亲近、接纳,战国策·赵策四》:“太后盛气而揖之。”这里的“内”指的是亲近、接纳。
“内”字还可以表示交纳、进献,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这里的“内”指的是交纳、进献。
“内”字的用法非常丰富,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用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用法,例如表示古代官职名、表示妻子或妻子的亲属等。
“内”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汉字,它的含义非常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我们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要注意区分它们的不同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