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是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出自宋代诗人司马光之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儿童在紧急情况下的机智反应,以及他的勇敢和聪明才智

读书感悟

诗的前两句“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介绍了诗人的名字和籍贯,后两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则描述了一个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的场景,其中一个孩子爬上了大水缸,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里。

在最关键的第三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中,司马光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当其他孩子们都惊慌失措地跑开时,司马光却毫不畏惧地拿起一块石头,砸向了大水缸,最终成功地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最后一句“水迸,儿得活”,则生动地描绘了水从破裂的水缸中喷涌而出的情景,以及被救起的孩子得以生还的喜悦。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2. 庭:庭院。
  3.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4. 皆:全,都。
  5. 去:离开。
  6. 光:指司马光。
  7. 持:拿。
  8. 石:石头。
  9. 击:敲、打。
  10. 迸:涌出。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描写,赞扬了他的机智勇敢和聪明才智,也告诉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勇敢地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告诉孩子们,要学会保护自己,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司马光砸缸》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它是一首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