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 22 课后面诗的意思

当代文学

在四年级上册的课本中,有一首古诗《出塞》,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深刻,让人不禁感叹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历史画卷,明月高悬,照耀着秦汉时期的关塞,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这句诗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持久,让人不禁为当时的人民感到担忧。

诗的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民的同情,万里长征,是指唐朝时期的军队出征边疆,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进行的漫长而艰苦的行军,即使是这样的远征,也无法保证士兵们能够平安归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士兵们的同情,也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诗的第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李广,他曾经率领军队在龙城打败了匈奴,保卫了边疆的安全,如果李广这样的英雄还在,就能够阻止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侵犯中原地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也让人感受到了英雄的力量和价值。

《出塞》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也让我们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