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古文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当代文学

七步诗,又称《七步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则著名典故,它源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的故事,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才华横溢,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七步诗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曹植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一首诗的传奇经历。

“七步诗”古文的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七步”字面意思:字面上,“七步”指的是七步的距离,在古代,这通常用来形容速度之快,一步之遥,即能完成某项任务。

  2. 文学上的“七步成诗”:在文学上,“七步成诗”指的是曹植在短时间内,仅用七步的距离,即完成了诗歌的创作,这体现了曹植惊人的文学才华和即兴创作的能力。

  3. 象征意义:“七步成诗”不仅仅是对曹植才华的赞誉,还象征着文学创作的灵感瞬间迸发,犹如神助,这种瞬间创作的能力,在古代文学中是一种极高的评价。

  4. 文化传承:七步诗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典故,象征着文学创作的速度和才华,它激励着后世文人墨客追求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下面是曹植《七步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煮豆做成羹,过滤豆子成汁。豆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是从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何相互煎熬得如此急切?

这首诗通过煮豆的比喻,表达了曹植对亲情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无奈,他用“同根生”来比喻兄弟之间的亲情,用“相煎何太急”来表达对亲情被破坏的痛心,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网站客服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