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绝句后面两句诗的意思
诗句出处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逐句分析
前两句写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景色,第一句写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欢快地鸣叫,第二句写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这些景物色彩鲜明,相映成趣,画面生动,表达了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情。
后两句由前两句写景转入写诗人在草堂的生活,诗人凭窗远眺,在细雨绵绵的春天下,江水的上游有船只停泊,门外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的伤感之情。
主旨情感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艺术特色
- 色彩鲜明:诗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 对仗工整:这首诗对仗工整,“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含”对“门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静态的景物描写,如“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又有动态的景物描写,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草堂的生活,以及他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对黄鹂、白鹭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歌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 历史价值: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它既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的安史之乱的厌恶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向往。
- 艺术价值: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它不仅在写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抒情方面也很有特色,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启示
- 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自然的美好,这首诗可以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 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草堂的生活,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的东西,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这首诗可以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 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这首诗可以提醒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会更好。
诗句拓展
《绝句·江碧鸟逾白》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迟日江山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是对《绝句》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